很喜歡很喜歡台東,甚至凌駕年輕時瘋狂迷戀的宜蘭和花蓮,在這片連城市最遙遠的土地上,點上燈,在音樂裡慢步、慢活、慢食。
連著兩年慢遊台東9天,第二次旅程最想去的地方,最想看的風景,除了想慢慢慢走的池上外,是夜色漸深時,城市裡的一顆又一顆色彩斑斕的天燈亮起,在地美食齊聚的台東慢食節,那是想一次品味台東美食代表、小農手作料理及友善地球理念的聰明選擇,也是認識台東的美好開始。
選在鐵火村這個由台東音樂人和藝術工作者利用台鐵貨倉宿舍改造共同打造的音樂聚落及在地發芽的慢市集,音樂和市集是不能少的元素,孩子們走在昔日鐵道上,搖搖晃晃的跟不上音樂節拍,循著隨著夜色漸深愈來愈亮的燈光走進了市集和音樂裡。
台東在地特色店家、職人手作料理、小農有機農產品、文青忍不住駐足的各式文創商品,還有旅外的雜耍街頭藝人全都圍繞著村裡的高大老樹,圈起市集裡的緩慢腳步停留在如茵草地上。
搶在夜色之前,帶著餐具,我們在草地上搜集著美食情報,然後興奮的發現:這一間是我們已預定明晚要去享受的原住民餐廳,那一間是池上第二天的豆腐宴,還有還有那一間是....。好多人氣美食全都在鐵火村裡陪大家慢食。
夜上天邊時,盛夏的暑意讓大人小人全無食慾,結果只買冷三明治和涼飲冰沙當晚餐,坐在樹下的木箱上,超文青風的野餐趴。
除了美食,還有好多超有原住民色彩的小物,天啊,我最不能抵抗的就是這個,身有手作魂的小風箏更是黏在達人身邊體驗起羊角勾,你說,我好意思不打包個一兩件作品回家嗎?
夜愈來愈深沈,台東慢旅由台東慢食節開始,下一次的餐桌,等你一起來開動
在旅行中遇見自己~Su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