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台東大學圖書館,多數人腦中冒出的第一個映象是那群山意象的外觀,又或榮獲「鑽石級綠建築標章」的殊榮,但較少人把它和親子遊聯想在一起,但今年盛夏帶著孩子慢遊台東,台東大學圖書館卻意外成了我們逗留最久的景點之一,不只是為了免費的冷氣,更為了讓孩子的旅行回憶更美好而且帶著書香。
將台東大學圖書館列入行程之初只因那金字塔形的建築外觀,被國際知名的建築師網站architizer.com列為世界八大特色圖畫館之首,由台東市區開車到台東大學知本校區約莫20分鐘路程,沿著海岸線晃著晃著,孩子們的眼皮不自覺的閉上,進入知本校區後刻意的先開車在校園內開了一圈,用散步的心情瀏覽了校園一周,感覺好像是開著車在知本山腳下的綠意裡,校園的建築物像是雨後的草地裡冒出的灰色植被一樣,水泥的匠氣被山裡吹來的風散開,盛夏裡都市叢林間的暑意也放開貼身不放的手,隨著風在校園裡飛舞。
直到孩子醒來,我們才停下車隨性的在校園裡散步,找棵大樹躲著逃過雲朵的追緝跑到地面來撒野的陽光,交出手中的相機,換孩子的視角來記錄這趟旅程,由大樹下看著一旁像金字塔的圖書館,看著塔坡上植滿的矮草小樹,突然覺得那不是一座金字塔,更像是座山。
這座如山的綠建築是由建築師陳良全規畫,耗費4億6千萬、佔地1萬3千平方公尺,像座山般完全融入知本的山裡,更棒的是扣緊環保的設計更獲得「鑽石級綠建築標章」的肯定,以「清水模」工法略去表面處理,並在建築本體上方外牆種植草皮,讓圖書館與大自然融合成為地景的一部份,加上不規則的窗景,讓圖書館隨著旅人的視角不同,時而像金字塔,時而像座山。
這座山可真的是座能爬的山,踩在屋頂的階梯拾階而上,就能在登上山頂眺望中央山脈和太平洋海岸線囉。
山裡藏的是不用藏寶圖就能人人取得的知識寶藏,圖書館是個將圖書館和電子計算中心合併的「圖書資訊館」,包含地下一樓總共六層樓,只要帶著身份證走進圖書館,在入口處右手邊的圖書資訊查詢電腦系統就能進行線上申請走進知識群山裡。
原以為大學校園中的圖書館藏不會有一般縣市政府圖書館的兒童圖書,驚喜的是台東大學因設有全台唯一的兒童文學研究所,加上台灣兒童文學權威林文寶在105年捐贈10萬冊兒童文學給台東大學,使得台東大學圖書館有了少見的兒童文學書庫,另外還設有1萬冊絕版兒童與相關研究書籍的「林文寶兒兒文學特藏室,於是我帶著比孩子還興奮的心情,壓抑著想尖叫的衝動搭上了電梯直奔三樓的書庫,但沒想到電梯門一開,我興奮的心立即被空間裡的書香凝靜,孩子窩在臨著靜心湖畔落地窗旁的眼球椅裡閱讀著,一旁偌大的空間裡只放了少數幾張蛋椅和半圓形沙發,空氣裡聞到的除了書香和薰衣草一樣讓人心情平靜。
書蟲總是抵擋不住書的誘惑,找了本書,靠在沙發上就讀了起來。
和把拔一起發現新大陸的小南風忘情的大聲喊著:「葛格,你快點來,這裡有好多小朋友的書!」,書蟲聞聲衝進繪本書架間繞啊繞,然後停在最大件的繪本前說:「馬麻,你看,超級大本的英文書耶,真的超大本的!」高興的挑了一本他最愛的森林色系繪本,循著把拔的聲音來到了書庫內的兒童天堂~親子書房。
書庫最裡邊的書房,不只可坐可臥,有著圓形挖洞透視窗的外牆,臨著圖書館外側的落地窗引進充足的自然光源,上下起伏的閱讀坡道還成了小人們的溜滑梯,也難怪要設在兒童書庫的最內側,孩子們完全無法自律的在上層閱讀平台上奔跑了起來,開心的歡鬧笑聲讓我這個媽很怕被白眼,好家在,偌大的三樓只有三組讀者,其他兩組全都在臨靜心湖的另一側,不然我可得生出膠帶來把兩個小人的嘴巴給貼住了。
親子書房這期的展覽主題是台東大學美產系學生的作品,書架上每一本作品全都美產系學生以電腦繪圖及多種材質手作的精裝書,每一本的風格迥異,讓我不知讓挑哪一本為孩子讀書,書蟲兄妹倆也停在我身旁一起挑選了起來,然後停下腳步,享受著一本又一本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精裝繪本。
Keith接力陪讀後,更讀出了不同姿態,父子三人躺在地毯上捲起腳像三集蝦子圍成半圓讀起了四折小書,包場整間書房真好
直到近晚時氛,我們才難捨萬本讀物的離開書房,在圖書館大門前的靜心湖邊吹著大平洋海風與都蘭山山息交會的溫暖微風,小書蟲們一看到湖邊的小草,立馬把不捨離開圖書館的心情丟進靜心湖底,而且毫無顧忌的將壓抑了2個多小時的喧嘩本事透徹發揮的大聲笑鬧著,這時候的我真的好想在石階上躺平吹著海風小睡一會兒,這樣遠離觀光客,不打卡,不蒐集景點,讓孩子盡情玩樂的旅行,就是我最愛的台東味。
直到電力耗盡,孩子們才討睡的趴在把拔肩上結束台東大學圖書館的行程,住在台東真的好幸福,雖然一年只能來這裡生活9天,但這9天就足以讓我們一家充飽電直到隔年的夏天。
如果可以,好想移居台東!
在旅行中遇見自己~Su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