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th常問我:「你覺得你幸福嗎?」我總是答:「很幸福啊!」但不知道為什麼,心裡總是藏著一縷空虛,一種在網路上瀏覽著搬家後會需要的風格生活用品,找到心喜的的物件時,閃過一絲物品漂洋過海握在手中的期待,但這獵物的欣喜卻持續沒幾日就又消失於忙錄生活中的空虛,最近,他換了個問法:「你覺得你快樂嗎?」嗯...快不快樂?在心裡問著自己,有那麼一刻,我腦中一片空白,然後瞬間又明白了一件事,我沒有不快樂,但也沒有快樂,因為生活被片段的工作和家務佔滿,沒有時間去感受,感受快樂,感受不快樂。這樣的空,這樣的茫,讓我喜歡把自己丟在幽靜的山中、遺世的海邊,所以我喜歡金瓜石更勝九份,所以我喜歡步道更勝百岳。
所以,我喜歡讀谷藝術村,更勝壺屋通。
228連假躲在南庄的山裡,看著營區裡三五好友相約團露的熱鬧,Keith感慨的說:怎麼我們年紀愈大愈離群索居?大家都是朋友相約一起,就我們一帳單飛。單飛好啊,這樣的單飛不是孤僻,這樣的單飛是為了讓自己沈澱在山林的懷抱裡,純粹的自己,跟隨初心只做最輕鬆自在的自己,多好。但這樣的清靜在到處都成為網美打卡熱點的時代好難,不想只是到此一遊留下一張搏人氣的照片,希望每一次的停留,都能慢慢的品味每一個角落,忘記還有下一個行程要走,忘情的閉上眼感受太陽的暖和微風的涼,漸漸的,我成了十足的歐巴桑,熱門景點,人氣美食,話題新店,全都不在我獵奇的名單裡。
這樣的我,在沖繩,完全被讀谷藝術村的やちむんの里迷的神魂顛倒,位於沖繩本島中部的讀谷村為突出東海的一個大半島,從國道58號線進入讀谷後,映入眼簾的是一整片的甘蔗田園景色。在那更前方的就是蔓延著廣闊的藍海,完全隔離了都會的喧囂氣息,讓人感覺相當舒服,殘波岬和世界遺產座喜味城等讀谷的觀光名勝人氣不若首里高,零星的遊客三兩,更適合不愛熱鬧的我,但比起前兩者,集結沖繩陶瓷器工房的やちむんの里(Yachimun之里)更得我心。
1974年,已故的國寶金城次郎大師,將窯場從那霸巿壺屋遷來讀谷村,促進了Yachimun之里的發展,里內設有密集的創作者工房,閒適的風景中散著步,探索著風格各異的陶瓷工房,有那麼一點點讓我想起金瓜石,適合用雙腳慢慢的把這小小的やちむんの里走完。
部份工房附設商店,用做陶瓷的心佈置出富美感的空間,就像由讀谷壺屋燒窯場島袋常秀老師經營的常秀工房內附設ギャラリーうつわ家,唐草等傳統花紋與流行感柔和色調碰撞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般。
常秀工房對面的小坡上就是ギャラリーうつわ家,屋瓦的紅與欖仁及琉球松的綠就讓我狂按快門不已。
ギャラリーうつわ家門外,深富沖繩色彩的作品曬著太陽散發著沖繩魅力,若不是標價驚人,行李超重費一定很可觀。
ギャラリーうつわ家內,島袋常秀老師承襲唐草等傳統花紋之餘,選擇具流行感的柔和色調作品令人印象深刻。
離開常秀工房往やちむんの里內走去,很快的就會看到宮陶房,這是金城次郎大師的女兒~宮城須美小的工房,她的作品除了繼承自父親的笑魚外,還以沖繩的自然為主題設計了許多圖案,超有沖繩風情。
宮陶房不遠處即是金城次郎窯、金城敏男窯、金城敏昭窯、金城敏幸窯,慢步窯場之間,可以一窥窯場的悠閒風景。
「金城家族窯」更往裡走就是知名的讀谷山窯了,所有這裡出產的窯燒品都通稱讀谷山燒,而讀谷山窯裡用來燒製的登窯則是やちむんの里的重要象徵,登窯於昭和55年(1980年)所築,是讀谷山燒的共同窯,やちむんの里每年會進行5次燒製、出窯,雖然沒辦法深入參觀,但是仍可從外圍一窺製作過程,當然我們沒那們幸運碰上燒窯,但孩子們第一次見到登窯,窯內窯外像隻小老鼠般鑽來跑去,比我這個感覺回到兒時鄉間回憶裡的媽還興奮莫名。
坐在登窯對面的樹蔭下,吃著花織そば的飯糰,那樣靜靜吃著飯糰,沒有時間感的步調超舒適自在。
讀谷山燒最有名的販售就屬北窯了,不只能網路購買,就連台灣都有看到北窯所販售的窯品,但如果有機會,喜愛陶藝品的人一定要親自走一趟北窯,價錢實在之外,北窯的氣氛實在太迷人了。
成形的陶土器皿在紅磚平房外曬著大太陽,陶器職人靜聲的挪移著作品,那畫面會讓你關上耳朵,完全打開心感受眼前的靜。
三角屋簷的北窯賣店就在L字型的北窯之道上,這裡聚集的4位陶藝家作品,除此以外還有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年輕陶藝家們的作品,只要用合理的價格就可以採買到湯碗、酒器、器皿、有握把的杯子等等各式小器皿, 帶著輕鬆地心情欣賞、觸碰,甚至聽取店員的說明,令人放鬆的販賣店裡悠閒間不小心就手滑帶走幾件器皿。
用雙腳走出來的旅程最能深入一個村落,讀谷藝術村やちむんの里,值得走到日落,走到心都揉進了陶土裡。
在旅行中遇見自己~Su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