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長谷寺最美的時節應該就是紫陽花開時吧,雖然沒能看到那紫色繽紛的粉嫩,但楓紅秋末之際,日本獨具的和風與迴遊式庭園交織而出的秋色也讓我沈醉其中。
相傳創建於幕府時代前(736)的長谷寺全名「海光山慈照院長谷寺」,比深受文人喜愛的圓覺寺早了五百多年,是鎌倉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古剎之一,寺內最有名的是日本最大的、高9.18公尺的木雕十一面觀自在菩薩像,雕工細膩精美,是國寶級的藝術品,不過可惜的不是不能拍照,而是我連看都沒看一眼,一切只因楓紅太美,完全忘了要拜觀音啊。
從高德院匆忙的騎著單車+誤闖紅燈才依指標到了長谷寺,樸質的寺門前紅燈籠與松刻畫著濃濃的日本風味,不能想像這麼小巧的木門內藏著分為上境內與下境內的廣濶古剎,直到跨過門檻走進下境內的庭園裡,以妙智池為主的庭園滿佈楓紅,這才見識到光是下境內就叫人不知該如何盡攬之寬闊。
循著紅楓夾道的石階拾級走到地藏堂,這裡除了供奉地藏菩薩外亦供養了數百尊早夭的小地藏,但見滿地秋末的落葉,蕭颯的氣息更添一成。
再往上走去,參拜人潮不斷的觀音堂莊嚴的佇立山腰鎮守著鎌倉;而阿隬佛陀堂裡的厄除阿彌陀不僅為當年42歲的源賴朝去除厄運,也為遠道而來的旅人除厄;大黑堂裡的御本尊大黑天不僅是神奈川縣最古老的大黑天像,亦是江島七福神巡遊之一;四周的櫻仍在過冬休養等著春暖花開,枯枝襯著寺內的堂院多了份清幽的蕭穆。
大黑旁的見晴台可遠眺三浦半島的丘陵及海岸線,如果你COCO夠多還能在潮音亭裡吃著茶點悠閒的享受美景哦!
觀音堂旁的山坡環山闢為眺望散策路,每年初夏,步道兩側植滿的2500株紫楊花迎風綻放,賞花的人可是多到需排隊才能入山的,秋末沒有紫陽花海可賞,當然也就無需排隊入山,沒有了擁擠的人群,光是散策路入口的輪藏就殺了我好一些記憶卡容量,這輪藏據傳是五世紀時中國梁代的學者傅大士發明的,裡面放滿了各種佛經捲軸,轉上一圈便能獲得大功德,不過我連觀音都沒拜了,這輪藏想當然也是連摸都沒摸一下。
由眺望散策路望著下方如詩畫般的禪境,原來鐮倉的極樂西方淨土之名就是眼前這風彿過竹林,竹葉蕭蕭唏唏飛舞的情境,有沒有紫陽花的長谷寺都有著讓人捨不得離去的風情萬種。
在旅行中遇見自己~Su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