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有「飛驒小京都」之稱的高山老街,鏡頭下的江戶風情怎麼也補捉不夠,巷弄間的美食有再大的胃也吃不完,高山值得你停留3天,仔仔細細的品味她的魅力風情。
400年前高山城城主織田信長麾下的名將-金森長近效仿京都開發了現稱高山古街的城下町,不僅成為飛驒地區的經濟重鎮,在旅遊風氣愈來愈發盛行的年代,江戶風情的街屋宅第更成為海內外旅人走訪日本北陸時必去的景點,只是多數人把高山當成旅遊飛驒地區的中繼點,就近走訪週邊的合掌村、飛驒古川等地,停留高山的時間僅1~2天,感覺就像去了京都卻只去了清水寺,如果你和我一樣深愛江戶風情,停留高山3天都不嫌多。
當初決定這趟9大5小的日本北陸行時,因為希望能以自己喜愛的慢遊方式好好的看看我從未想過要去的日本中部,所以主動扛起了規劃行程的苦差事,雖然自食惡果的連幾個週末沒能睡上3小時,但,因此都在每個停留點都像鍋牛慢行,值得。
由飛驒古川搭乘JR出發,抵達高山時由臨近的高山陣屋開始認識高山曾走過的歲月,接著便開始了三町地區的閒散時間,那種閒散就是完全沒有下一站要去哪裡,什麼時候結束這一站行程的行程表在心裡,有誰看了什麼有趣的店就15個人一起去尋寶,有誰發現什麼排隊美食就一窩蜂跟著排,朋友出遊就是這麼隨心。
第一家讓我們一群人如蝗蟲過境般橫掃店內的是家知名的芝麻製品店~ごまの蔵 高山店,各種芝麻相關銘菓、油品讓媽媽們糾結著要挪出多少行李箱空間來,但考慮到之後還要拖著行李繞北陸一圈,理智戰勝購物慾,所以試吃過停不下口的銘菓都來一包。
15個人的旅行最難安排的就是「吃飯」這件事,日本的食店都很小,滿席都不見得能容納15人,更何況用餐時間座無虛席,要把15個人同時塞進餐廳裡實在很難,尤其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想要同時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很不容易,我們鑽進小巷內的中華拉麵店,拉麵既實惠又供應簡單米食,更幸運的是用餐人潮剛過, 「包場」整間店的感覺令人爽快啊,完全不怕小鬼們吵到臨桌客人。
三町週邊的街道雖然不像祇園那麼充滿江戶風情,但還是很有日本的民族風情,四處都是取景拍照的好地方。
吃完午餐,繼續以蝗蟲的食力掃過沿途的高山美食,尤其是飛驒牛,只要是網路上點評必吃的飛驒牛名店全都不放過。
三町古建築群保存區週邊,日本酒店、味噌店、雜物店、咖啡廳、餐廳、紀念品店等商店林立,跟著排隊人潮一起收集美食記憶,飛驒牛肉串、五平餅、霜淇淋、飛驒牛壽司、手燒煎餅堂、いわき(早蕨),有人排隊的地方就有我們的身影,而且還會使出人海戰術~分店排隊或霸占整家店的產能,充分發輝消費戰力。
找間酒造店,大人喝著北陸產米釀製的地酒,在酒香和三町的江戶風情裡聊著天,孩子們吃著醬油霜淇淋,享受難得解禁冰品的涼意,這種舒心只有自由行才能體會。
喝完酒就滿足了嗎?當然不是,就像去Bar一樣,酒只喝一杯怎麼會滿足呢,繼續找間土產、冰品、甜點的複合店,大人和孩子一起吃冰消暑,這樣才是美食行旅的完美結束。
下午四點之後,觀光客人潮逐漸散去,三町的日常靜靜的隨著影子愈來愈長而展現,綠手指的植栽巧思、風格裝飾細節等文靜的角落,在嘈雜隨著旅人消散後,讓三町有了一種輕熟女的韻味,更值得細細品味。
步伐最後又回到了陣屋前的紅橋,紅橋上不只遊人少了,就連通行的車輛也少了,像是為我們安排好的攝影棚,任由我們拍著照,這樣的肆意,真好。
如果你和我一樣有一整天的時間散步高山,也請去陣屋紅橋邊的那條小巷走走,這裡沒有知名的景點或美食,只有宮川清澈的流水潺潺,只有寧靜的木造老房,只有隨風飄盪的柳樹揮手相迎,只有宮川兩側的滿片綠意,依偎著不遠處起伏的山,比起三町更有江戶風情。
高山的一天,不需有行程表,不需領隊,跟著你的心,就足夠。
在旅行中遇見自己~Su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