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寺的故事很美,庭院也很美。
擁有4百餘年歷史的高台寺,原為豐臣秀吉夫人北政所的別墅,豐臣秀吉過世後她出家修佛為亡夫祈福,因此寺內頗多的建築、雕刻、裝飾等皆與豐臣秀吉夫婦相關。我由天滿宮至受付處買了圓德院、掌美術館及高台寺合售的拜觀卷,沿著湖月庵、鬼瓦席、遺芳庵楓紅夾道的小徑進入高台寺。
▲觀月台懸於偃月湖上
▲書院、觀月台與偃月湖
▲開山堂、觀月台與偃月湖
一過遺芳庵右轉,連接開山堂與書院的觀月台橫跨偃月池上,由伏建城遷移至此的觀月台的中式風格與日式庭院裡的湖泊綠樹、小橋迴廊巧妙結合,再加上下午昏黃的斜陽幾抹,不難想像當年豐臣秀吉夫婦喜愛在此賞月觀景的心情,月影倒映湖中的美景應該很迷人吧。
脫下木屐,穿著薄薄的足袋走進書院,腳底下傳來7℃的冰冷,寒意讓人匆匆略過院內的古老文物而未細看,我快快的沿著迴廊繞過「庫裡」一圈再走向「方丈」,一個右轉,方丈前庭的枯山水庭院讓我停下腳步,庭院裡的白沙、石堆與唐門有著下午三點的斜陽與影子,而迴廊則有著飽滿的溫熱陽光,我就著迴廊盤坐,貪婪的搶走溫暖的太陽,看著庭院裡的白沙波浪紋想像著它的意境,舒服的一句話都不想說,只想靜靜的坐著。
再轉個彎,開山堂前的庭園綠草如茵,堆滿片片落楓,與後方臥龍池邊嫣紅的楓林成為一副色彩繽紛的水墨畫,我下了書院往畫裡走去,快門聲失控的不斷狂響。
離開庭園走進開山堂,現為住持居所的開山堂可供民眾進入參觀,奇特的是所有人全都抬著頭在參觀,原來天花板是從寧寧的座車和秀吉的御船所拆下來蓋成的,上面還有蠻漂亮的壁畫,難怪大家都是仰著頭在參觀啊。出了開山堂繞著四邊走,臨著池邊的臥龍廊攀著山坡而上連接起靈屋~供奉豐臣秀吉和北政所寧寧之處,站在外頭可以瞥見他們的座像被供奉在裡面,不過和大多數日本寺廟一樣,裡面不得拍照,不但不能拍照,這些雕像還被布幕遮住,能夠讓遊客從外面看到就不錯囉!
離開靈屋,再往山上走,能看到一間稻草屋和一間兩層樓的小屋子。稻草屋因為長得像雨傘一樣,於是被稱做傘庭,另一間則被稱為時雨亭,是日本唯一的兩層建築茶室。這兩間屋子都是豐臣秀吉喝茶的地方,不過這兩間屋子原本並不在這裡,而是從伏見桃山城移過來的,連接傘庭與時兩亭間的迴廊地板斑駁毀損,將歲月的痕跡完全呈現。
時雨亭後方是片寧靜的竹林,走在只有風吹竹動的林裡很是愜意,出了竹林秋意正濃的雲居庵可以坐下來休息吃個茶點,讓高台寺的美麗和茶點一起讓你回味在心,然後將心情歸零往圓德院去~~
地址 |
東山區高台寺下河原町526 |
||||
拜觀費用 |
600¥ |
||||
與掌美術館合售為800¥ |
|||||
與掌美術館及圓德院合售為1000¥ |
|||||
拜觀時間 |
9:00~17:00,春秋夜間照明9:00~21:30 |
||||
交通方式 |
出發地點 |
乘車站 |
公車(地鐵)路線 |
時間 |
下車站 |
京都站烏丸口 |
京都站前 |
100、206 |
20分 |
祇園 |
在旅行中遇見自己~Sum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