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知道GIWAS ALI已經歇業了,但還是想寫下這篇文章,為那個美好的下午留下文字記錄。
許久沒有穿過中央山脈去後山了,後山有一座低高的清水模建築,座落在秀林鄉景美村山下,盡享秀林鄉的壯麗山景,不時還有火車緩緩而過,搭配著取材自後山的食材,引用原住民特色料理,加上義法料理的手法,將後山所有的美好都端到旅人面前,這樣的體驗都出自Giwas Ali團隊的用心呈現,好想帶著已能領會事物美好的孩子再去體會,只可惜,歇業了。
我深刻的記得Giwas Ali那如時尚旅宿的俐落線條,緊靠在山的懷裡,像是走進山的大門。
厚重的落地窗後,雖有廚房傳來的香氣,但不見美食,只見許多原住民藝術家的創作,包包、衣服、帽子、飾品等,全部取用棉麻等天然質材手做而成,件件精緻,樸實的主色調中添加些許繽紛活潑色彩,讓人看了好喜愛。
經由銷售人員說明才知道這個展售空間及選物,全部來自國內知名服裝設計師陳季敏的巧思,將她親自拜訪原民部落所發掘的細緻手作品,透過這個空間與旅人們分享,創作品與空間互相輝映,像間藝廊般的讓作品的美麗展現出來。
落地窗外的牆上,很有巧思裝飾著許多漂流木刻製的木魚,花蓮港口部落木雕大師馬浪阿雄所創作的木魚,在落地窗和清水模外牆間的陽光閃動裡,看似游動著,由不同的角度看過去,魚兒透露著不同的個性,忍不住想伸手去碰觸。
美麗的民住民創作後的另一個空間,即是享用主廚阿龍創意料理的餐廳,清水模為主題的開放式空間裡,不只有料理的香氣,還有落地窗外的群山綠意,看來不只吃的是義法料理,步調也要像法式晚餐一樣慢調斯理,才能好好享受美食及美景。
還記得當時服務人員特地提早來電告知,同一時間臨時有一團大陸高價旅行團包場體驗原民料理課程,若我們介意用餐品質可能受影響可變更預約時段,但旅行有趣之處就在隨隊的不期而遇,因此特地早早抵達,就是想在人群出現前好好享受只有我們一家四口的靜,那個靜不只是展示和用餐空間的寧靜,還有戶外空間的微風徐徐。
後來才知道,所謂的包場,是包下後庭院的另外一個窯爐空間,進行手做原民風味披薩體驗,完全不干擾我們用餐,但看留連了戶外用餐區好久,能在群山包圍下,偶爾火車奔過,手做披薩,推入柴窯裡,看著餅皮出現花豹斑紋,超有原民住風味的,有機會也好想讓孩子體驗。
Giwas Ali不只取材 花東縱谷在地食材,遠從台東、富里、壽豐、吉安到秀林採購地瓜、甜蝦、稻米、土雞到蔬果,餐廳了也運用不少原住民創作裝飾,在Giwas Ali,你會無時無刻感受到美在你身旁。
打開菜單,原住民最具特色的馬告、山胡椒等原素入菜,結合義法料理的創意手法,呈現出不同於一般義大利餐廳的口味,這是Giwas Ali的獨家風味,但Giwas Ali的價位偏高,從780元~1800元不等,如果預算不足,可以來喝杯咖啡,欣賞原住民的創作,看看後山的靜與綠,感受花蓮的慢。
回想Giwas Ali的料理,沒有華麗的盤飾,沒有繁複的料理手法,單純呈現後山所蘊育的食材鮮味,突顯馬告和山椒的氣味,就像原住民的文化,樸實中見驚喜,平實中帶點嗆。
後山還在,Giwas Ali的清水模也還依在山的懷裡,Giwas Ali的精神何時再現?
在旅行中遇見自己~Summer